2016年6月29日 《浙江教育报》
□本报见习记者 毛雪逸
“小朋友们,大家把装有‘神奇’电板的小恐龙放在太阳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秘密噢!”在杭州余杭超山中心小学的教室内,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为该校四年级学生上兴趣课,同时这也是该院党员学生精心准备的一次党建活动。
据省教育厅组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高校在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紧密结合院校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党建活动,并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
主题鲜明 贴近育人工作
在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过程中,各高校党建工作主题鲜明,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以此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浙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党建工作以“师生互助”为主题,以育人为首要任务,给予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教育和培养。学院于2010年创立了“党建family”平台特色服务品牌,探索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3类支部结对共建的长效机制,三者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师生党员的共同进步和成长,为建设学习型支部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院光学惯性中心“党建family”团队以科普教育为切入点,与余杭超山中心小学开展“超越巅峰,放飞梦想”的结对共建活动,为该校学生建设“第二课堂”。自2011年以来,团队成员每年为小学生们带来两次志愿活动。该支部直博二年级学生傅振海坦言:“我们在教工党员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活动,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也锻炼了自身。”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以“朋辈帮扶”教育作为党建工作主题,创新了党建文化传承模式。学院提出“7号室友”计划,即由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作为新生寝室的“7号室友”,赋予其 “新生入学的辅导员”“文明寝室的指导员”“博学精英的领航员”3种角色,带领6名新生共同努力,将寝室打造成价值观养成、中国梦培育、党建文化传承、理想萌发、责任实现、文化引领和学术交流的阵地。
多样载体 贴近专业特色
记者也了解到各高校在创建党建品牌的过程中,立足专业背景、校情实际,搭建了多样化的党建工作载体。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工系党支部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党建工作载体,积极组织党员和师生走进社区、走近老人。该支部在当地成立了首家民办社工机构,组织55~65岁、身体硬朗的老人与孤寡老人结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并将帮扶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当前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可以“取出”积累的时间,由管理“银行”的社工机构为他们指派援助人员。
而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则积极探索以“党建+”形式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创业园党支部、实施“创业加油站”项目,构建“一站式”创业实践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和服务,逐步形成了党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战、创新创业智库等3大服务体系。
注重实效 贴近民生需求
党建工作的关键是能否取得实际成效。这些年,我省高校教师党员紧贴民生需求,下基层、送技术,在实践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创建了以服务“五水共治”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品牌。该院水利系党总支组织高永胜博士等组成专家组赴江山市塘源口乡为当地水库水环境治理作指导;艺术系党员师生在江山市贺村镇绘制了数千米“五水共治”文化墙。与此同时,学院党委“送教下乡”,主动深入到基层开展培训,提高农村一线水利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该院党委书记丁坚钢表示:“这有利于教师党员深入了解社会,提升服务意识。同时发挥了个人所长,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基层服务理念,40001百老汇官网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凭借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并创建了农产品直销、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农业课题研究3大党建特色活动,为农民们带来实际利好。去年9月,支部书记颜青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前往武义宣莲合作社开展调研,为其提供专业的农产品策划,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支部党员张西华多年往返于城乡之间,赶赴浙江、新疆两省30余个县(市、区),培养了1万余名农产品经纪人。
相关链接:http://www.zjjyb.cn/jyb/yaowen/14731.html